当前位置:首页>文章中心>先锋人物>电力“生命线”的守护者——记设备设施部电工队

电力“生命线”的守护者——记设备设施部电工队

发布时间:2014-09-19 点击数:3107

  他们的工作,难分上下班、节假日,往往大家正休闲的时候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;他们的脚步,踏遍公司各个角落,供电用电设备维护、项目支持、节能降耗,琐碎却十分必要;他们的目标,直接而清晰,公司生产生活电力“生命线”顺畅,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望。
  他们是设备设施部电工队近30名电力工作者。

 

“大忙人”与“改造王”

 

  每年的除夕当天,是电工队最忙的时候。对全公司电力系统进行断电维护,全面检修清扫公司3条10KV进线、15个配电室、100多个配电柜,往往忙活完了,夜晚的鞭炮声也渐浓了。
  至于平时节假日、周末的加班时间就更多了。安全用电上,每天要对场地所有用电设备和供电设备进行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;每月要对所有办公用电漏保开关进行测试,确保每个漏保开关工作正常;设备维护保养上,要保障公司数十台叉车、数十台龙门吊及桥吊、十余条生产线、十余台进口履带吊、上千台数字焊机的无故障运行。这其中,很多工作都要在下班之后或周末进行。“电工是个特殊的职业,讲求事前检查,事中动态跟踪监护,事后常态维护。”队长谭培富告诉笔者,在电工团队的眼里,根本没有上下班的概念。
  在保障供电用电设施设备日常运行之余,电工队还勇于创新,将进口备件进行国产化替代,实现用电设备维修自主化,大大缩短了维修周期,降低了维修成本。如今,意大利产M/G卷板机已经实现维护保养的自主化,每年可为公司节省维护资金20多万元,这得益于电工队在进口设备维修维护上的大胆尝试。2007年,公司意大利产M/G卷板机出现故障,如果等待原厂维修,公司不仅要花费50多万元,还要面临两个月的机器停工期,为了尽快恢复生产,节约维修成本,设备设施部决定对这台设备进行改造,电工队承担了设备电气部分的改造工作。设备改造面临很多难题,控制系统复杂,资料图纸不详细,且都是外文编写,一周多时间里,整个团队对控制系统进行了逐项逐件研究,试验改造,运行调试,每天都要忙到晚上九十点钟,碰上调试难点,甚至要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。经过反复研究,终于吃透了该设备的控制原理,并对设备PLC程序进行了修改和编制,在与钳工和机械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,成功使用国产电机、国产油泵等部件组成的新液压系统,替代了原先的液压动力系统。
  公司生产办公用电量巨大,作为电力监护团队,倡导践行节能降耗至关重要。2008年开始,电工队陆续对厂区照明灯进行更换,安装节能灯具300余套,每年可节约电费7万余元;对现有数百台林肯焊机进行节电改造,每年可节省电费10多万元;对各车间电动平车进行节能改造,对空压机实施变频节电改造,每年可节省电费10多万元。

 

“专业户”与“多面手”

 

  电力工作需要“专业户”,能解专业难题,能啃硬骨头,也需要“多面手”,啥活都不畏惧,挑起来就能干。
  焊前焊后热处理是电工队承担的一项重要项目服务工作。2011年,M053项目需要对多个工件同时进行热处理,总重量达60多吨,在此之前,公司只对单个吊点或单个法兰进行过热处理,从未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热处理工作,同时,该项目热处理还面临项目管件、法兰面铸件较厚,工期紧张等难题。必须突破常规,采用新方法!电工队与项目组进行多次讨论,并在现场展开模拟实验,24小时严密监测实验结构温度,1周后,终于获得比较可靠的加热数据,并获得项目组采纳。方法确定后,电工队立即进入现场准备阶段,在特制的加热箱内铺设了200余片加热片,再将结构吊装进入箱内加热。从通电开始到断电完成的四天时间里,每半个小时,电工队就要对箱内几十个监测点加热数据进行记录,确保被加热设备受热均匀稳定。四天后,项目工作顺利完成,同时实现了公司整体热处理工程量的最大突破。
  J058项目部分电加热工作须在高空管内进行,其中,加热线铺设难度较大,需要克服高空作业、风大等特殊环境,同时,常规加热线铺设长度一般在30米以内,而该项目面临较长区域内加热,远远超过之前的经验长度,为满足项目需求,电工队王涛班组在车间配合下,将加热线铺到了高空管内70米深处,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,为高空长距离电加热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  工作上的突破创新源于专业实力的自信和提升。“电工队总体是一支很年轻的队伍,尤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锻炼。”谭培富认为,电工队人员较少,更要着重打造精英队伍,培养多面手,才能满足公司各类服务需求。为此,队里定期进行岗位轮换,使每个队员都能获得多岗位、多环境的历练,同时利用工作间隙组织开展各类培训,提升专业技能。竞争、开放的环境更利于人才的成长,队里还鼓励队员参与厂内厂外各类培训技能比赛,其中队长谭培富就是拿奖的大户,在蓬莱市以及烟台市举办的各类技能大赛中屡有斩获,获得各项荣誉称号近10项。
  学有所成更要学有所用,2005年进入公司时,谭培富对海工行业电气维修还不是很了解,8年来,他自学了电气自动化、液压、PLC等专业知识,并将其运用到电力设备维修维护中。公司旋转电磁吊在起吊物体旋转时易碰撞吊机桥梁基础立柱,为解决这一问题,他采用PLC控制方式,自行设计了一套保护系统,经过使用检验,证明该系统的投入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,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。2010年7月,公司两台250吨日本神冈履带吊被雷电击中,造成主板损坏,经过两天多的抢修,他成功锁定故障点,修复了两块主板,为公司节省了备件费用20多万元。
  “一枝独秀不是春,个人的优秀只是起到带动作用,整个团队优秀才能形成战斗力,”谭培富表示,面对公司新的生产需求,电工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……